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家庭主婦離婚時能要孩子的撫養權。離婚時,父母對子女撫養權無法達成一致協議的,將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不滿兩周歲的子女,原則上由母親直接撫養,即使女方是家庭主婦,也能得到子女的撫養權。已滿兩周歲的子女,人民法院會根據父母雙方的具體情況作出最有利于子女的判決,只是女方是家庭主婦,沒有固定收入,恐得很難得到子女撫養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資料圖片)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夫妻雙方在離婚的時候,哪怕女方是家庭主婦,在離婚的時候也需要進行分配共同財產。而分配的方式可以由雙方協商如何進行分配,如果不能協商聯系的話,可以進行起訴分配,起訴分配的時候法院會進行平均分配,然后再細分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我國法律規定了家庭主婦離婚時可要求補償的法定情形,即家庭主婦全職照顧家庭、不外出工作,對于撫育子女、照顧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的情況。這種情形下為了保證婦女的權益,我國法律規定,在約定財產歸各自所有的情形下,家庭主婦在離婚時可以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支付相應補償,數額可協商。如果雙方經過協商不能就補償數額達成一致,則由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判決補償數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八條 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決。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出的關于家庭主婦離婚的法律資料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大律師網進行在線咨詢,會有相關的律師為你解答詳情。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律保,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3 falvbao.net.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聯系郵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