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注意義務含義包括以下內容:
一、注意義務是義務主體謹慎地為一切行為(包括作為和不作為)的法律義務。
也就是說,注意義務是法律義務而非道德義務。此義務具有當為性,義務主體不得拋棄、轉讓,如果義務主體沒有履行注意義務即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亦即注意義務是在法律的層面上而言的,盡管道德乃法律規則的最高評判標準,注意義務的存在也不可能完全離開道德規范的影響,但是,注意義務仍然不屬于道德義務的范疇。
二、注意義務雖然具有普遍性但卻只存在于特定主體之間。
任何一項注意義務都是特定人對特定人的,即便絕對義務也是如此。例如,不侵害他人財產或人身的注意義務可以存在于陌生人之間,但是,一旦需要確定注意義務時,則這樣的陌生人就因行為人的加害行為而聯系在一起,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就特定化了。
如果當事人之間先前存在一定的法律關系如商業上的合作關系、委任關系等等,則這種既有關系是課以注意義務時的必要條件,特別是在一人對他人存在積極作為義務時更是需要他們之間存在特殊的關系,比如旅館經營者對其旅客因存在住宿合同關系而負有人身安全保障義務。
三、注意義務是義務主體在社會生活中為自己行為時不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法律義務。
換句話講,注意義務乃普遍性的消極義務而非普遍性的積極義務。依據法律規定,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物權、人身權和知識產權等民事義務,這是法律要求每個公民、法人對他人所負的一般性義務。此種義務也稱為普遍性的不作為義務。違反此種義務,即能構成侵權行為責任。
四、注意義務是溝通行為人與過失侵權的橋梁。
沒有注意義務,未違反注意義務,自然談不上過失行為,更談不上行為人過失侵權責任的承擔問題。換句話講,注意義務框定了行為人在法律上進行選擇的行為模式,是對于行為人過失的判定依據。
五、注意義務包含兩部分內容。分別為:
一是行為致害后果的預見義務;
二是行為致害后果的避免義務。[page]
六、注意義務不能給履行該義務的行為人帶來利益。
義務的履行的確可能給權利主體帶來利益,然而,義務主體卻不能從履行義務的自身行為中直接獲得利益,只能從其他義務主體同樣履行義務的相應行為中獲得利益。例如,汽車駕駛員在道路上有觀察前后左右行人的注意義務,該義務的履行并不直接為駕駛員帶來利益,由于駕駛員要盡到自己的注意義務而需要放慢行駛速度,駕駛員可能因此而承受時間上的甚至經濟上的損失。駕駛員要獲得利益,必須依賴于其他駕駛員也履行注意義務,以防止道路堵塞或發生交通事故。
這就是說,注意義務的主體要從履行該義務中獲得利益,必須依賴于其他注意義務主體也履行注意義務。
七、注意義務未被履行,義務主體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無論注意義務的來源是什么,只要它在特定的法律關系中成了約束行為人的義務,它就成了法律義務,就成了行為人采取行動時應當遵循的規范。行為人違反此種規范而給他人造成損害者,即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律保,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3 falvbao.net.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聯系郵箱: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