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渡是一國將處于本國境內的被外國指控為犯罪或已經判刑的人,應該外國的請求,送交該外國審判或處罰的一種國際司法協助行為。
(一)引渡的主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引渡的主體是國家,引渡是在國家之間進行的。國際法中,國家一般沒有引渡義務,因此引渡需要根據有關的引渡條約進行。當他國在沒有引渡條約的情況下提出引渡時,一國可以自由裁量,包括根據其有關國內法或其他因素作出決定。
(二)引渡的對象
引渡的對象是被請求國指控為犯罪或被其判刑的人,可能是請求國人、被請求國人和第三國人。在國際實踐中,除非有關引渡條約或國內法有特殊規定,一般地,各國有權拒絕引渡本國公民。
(三)可引渡的罪行
對于可引渡的罪行,一般都列舉和規定在引渡條約中,有些國家的國內引渡法也有規定。“雙重犯罪原則”和“政治犯罪不引渡”是被一般接受的原則。
雙重犯罪原則是指被請求引渡人的行為必須是請求國和被請求國的法律都認定為是犯罪的行為。政治犯不引渡原則中,關鍵是對政治犯罪的認定問題。實踐中,認定政治犯罪的決定權屬于被請求國。國際法規定了一些不應視為政治犯罪的行為,包括:(1)戰爭罪、反和平罪和反人類罪;(2)種族滅絕或種族隔離罪行;(3)非法劫持航空器;(4)侵害包括外交代表在內的受國際保護人員罪行等。
(四)引渡的程序
引渡的程序一般根據引渡條約及有關國家的國內法規定進行,包括:引渡請求的提出和答復、負責引渡的機構、引渡文件材料的傳送、移交被引渡人的條件方式等。
(五)引渡的效果
引渡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刑法的地域性或各國刑法的差異造成的法律漏洞,防止某種犯罪行為逍遙法外。實踐中,請求國只能就其請求引渡的特定犯罪行為對該被引渡人進行審判或處罰,這也稱為“罪名特定原則”。如果以其他罪名進行審判或將被引渡人轉引給第三國,則一般應經原引出國的同意。
2000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對有關引渡的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另外,我國還與一些國家締結了引渡條約或司法協助條約。
分頁顯示在實際法律問題情景中,個案情況都有所差異,為了高效解決您的問題,保障合法權益,建議您直接向專業律師說明情況,解決您的實際問題。 立即在線咨詢 >
法律保,中國知名的 法律咨詢網站,能夠為廣大用戶提供在線 免費法律咨詢服務。
CopyRight@2003-2023 falvbao.net.cn ALL Rights Reservrd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45
違法和不良信息聯系郵箱:39 60 29 14 2 @qq.com